現在立體庫已經較為成熟,立體庫托盤的使用也越來越多。工作效率變高的同時,我們如何最大限度的提高倉庫庫容呢?
一、倉庫規劃
想要立體庫托盤上多放物品,必須合理規劃倉庫。需要企業根據商品體積和周轉率,計算出最優的庫位庫容。
最起碼的原則就是必須根據產品的SABC進行倉庫規劃,良好的規劃可以根據存放不同銷量的商品能夠有計劃的預留存儲空間。不至于量大的物料預留的空間少,量小的物料反而占據了較大空間,造成存儲效率低下。
盡量使用貨架和立體庫托盤,充分利用空間,甚至一些密度較小,重量輕,體積大的物品,可以在貨架頂層存放。
二、分類明確
能否迅速的找到你需要的物料,是整個倉庫管理效率的關鍵性因素,因為倉庫的商品往往品種和數量很多,類似的物料也很多,往往只是一點點差異,例如顏色、尺寸、型號,款式組合等等,只要有一點點不小心就會弄錯,給后面的工作困擾,造成整個操作效率不高甚至其它損失;
在這樣的情況下,嚴格分類存放是避免錯誤發生的好方法,不同類型的商品,分區域,例如同顏色,同尺寸,同型號,關聯性的主商品和配件放一起,等等標準再進行分類并且進行明確標識,這樣就可以隨時找到,隨時出庫,對提高操作效率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三、周轉流暢
從很多企業的倉庫看到一個現狀,為了擠壓有限的庫容,最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只管把商品往倉庫里面擠,最后,倉庫里面一片狼藉。
倉庫的商品往往是不斷流轉的,流動是商品的生命,只有不斷流動才能實現商品的價值,如果倉庫中的商品只能看到但拿不到,倉庫也就失去了本來的作用。
所以,保持能夠順暢進出物料的通道是倉庫管理高效的必經之路!在倉庫規劃中就應該有預留貨物堆垛位置和規劃立體庫托盤尺寸,而且必須劃線管理,通道不允許堆放任何物品,阻礙進出。
四、庫存正確
倉庫里面實物數量和賬面不一致,數量不準,對生產,銷售,乃至整個企業運作都會造成困擾,其重要性就不多講,關鍵是如何讓貨物的數量與賬目一致,隨著存儲的技術發展,出入庫逐步從人工過度到數字化信息管理。
倉庫可以使用商品條碼管理,類似大型超市的物料,品種上萬,但差錯概率很低,原因之一就是使用條碼信息化管理,這一點通用于所有的倉庫,設備費用也不貴,操作簡便易懂。隨著倉庫管理的需求相信不久的將來會逐步普及。
五、現場管理
倉庫要嚴格執行6S管理,它的作用和生產現場類似。商品物料易燃物品不在少數,各類包裝物品,塑料制品等。倉庫安全不僅僅是防火如此簡單,還有防盜、防水、防損等等。
那么如何做才好?
多年經驗總結,倉管人員也必須每天早會,早會的第一件事就是安全,只有日日講,時時提醒,才能讓安全防范意識深入人心,從而讓安全制度和措施落地,盡量避免安全事故發生。
七、溝通管理
制定一套規則、流程、制度是容易的,倉庫和立體庫托盤要管理好,各項制度要落實好。
倉庫在整個生產鏈條中的角色依舊是保障和服務部門,倉庫的工作依舊要圍繞生產展開,所以和生產各部門的溝通就成了倉庫管理的重要工作內容。
每天進進出出、來來去去、忙忙碌碌,要確保一切順暢,要做到溝通無縫對接、制度無縫對接、流程無縫對接、信息無縫對接,才能保障倉庫運營工作的有序進行。
